夏秋反季节四季豆无公害栽培技术

1  四季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四季豆性喜温暖,畏寒,又不耐高温。种子8-10℃开始发芽,25℃最适。幼苗期生长适宜温度为18-20℃,开花结荚期的适宜温度为18-25℃。低于15℃或高于30℃,都会影响结荚和产量。

四季豆属短日照植物,缩短日照时间能提早开花结实。但多数品种对日照反应不敏感,所以四季豆对播种期要求不严格,日照长短也不影响花芽分化。不过四季豆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而且随着植株的生长而增强。光照不足,植株徒长,分枝数和主、侧枝节数都减少。

开花结荚期土壤水分60-70%、空气相对湿度65-75%较为适宜,切忌积水,但缺水又会使嫩荚生长缓慢,降低产量和品质。四季豆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含钾多、不缺磷的微酸性土壤,忌与豆科作物连作。

2 海拔高度选择

海拔高的地区,冬季气温低,越冬病虫、卵死亡率高,夏季温度相对较低,气候凉爽,豆荚螟、豆野螟等虫害较少,有利于无公害栽培。贵州无公害秋四季豆栽培最适宜区为海拔1000-2200m。

3 选择适宜的品种

根据各地消费习惯,应选择适销对路的高产、品质优良、中光性、抗热的品种。经种植以贵阳白棒豆、泰国无筋豆、春秋架豆王(623)、双青12号表现较好。

贵阳白棒豆:为贵州农科院园艺所选育提纯的优良品种,该品种结果部位低,结果早,嫩荚肉质厚且细嫩,白绿色,荚长22cm,产量高且稳定,品质优良,每亩产量2000kg左右。

泰国无筋豆:早中熟,蔓生种,长势旺盛,叶色深绿,叶片肥大,自然株高350cm以上,有5条侧枝继续分,白花。第一花序着生在3-4节,每序着花4-8朵,结荚3-6个,荚绿色圆长,荚长30-33cm。

春秋架豆王(623):该品种早熟、丰产,从播种到始收45天左右,商品荚浅绿色,圆形,荚长22-25cm左右,肉质口感好,无角质膜,采收期集中,商品性好,亩产2500-3000 kg。

双青12号:该品种植株蔓生,生长势强,分枝能力中等偏强,叶片深绿色,花白色,第一花序着生在7-11节,嫩荚近圆棍形,单荚重11-14克,嫩荚浅绿色,纤维少,耐涝,适应性广,亩产900-1500kg。

4 土壤选择和施肥

四季豆对土壤条件的要求比其它豆类高,因此秋季栽培要选土壤深厚,保水保肥力强,排灌方便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这对根系生长和根瘤菌生活有利,并可减少病虫害。由于四季豆根瘤菌不如其它豆类作物发达,须配施氮、磷、钾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kg左右或复合肥40kg,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40kg/亩,不宜施过多的氮素肥料。禁止使用城市垃圾肥料,避免重金属污染。酸性土壤要施人适量的石灰。

5 适时播种

四季豆不耐霜冻,又怕高温,故秋季栽培播期应掌握避过最炎热时期,开花结荚早霜前结束生长为原则。海拔1000-1200m地区,播期以6月下旬-7月中旬为宜;1200-1400m地区,播期以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宜;海拔1400m-1800m地区,播期以6月上旬至7月下旬为宜;海拔1800-2200m地区5月下旬至6月初为适宜播期。这样四季豆开花、结荚盛期可避开高温,形成从8月中旬至10月底的连续供应期。直播,每穴3-4粒,每亩用种3kg,育苗移栽用种2kg。

6 合理密植

秋四季豆生育期比春四季豆短,生长势较弱,倒枝较少,适当提高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产量。厢宽76cm,种2行,行株距为43.50cm×33cm每穴出苗后定苗2-3株,每亩约3000穴。

7  田间管理

7.1  中耕追肥

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秋四季豆追肥掌握在花前少施,花后多施,结荚盛期重施。由淡到浓,一般3次,第一次在苗期,施腐熟清淡人畜粪水;结荚盛期和后期各施30%粪水一次,加尿素或复合肥,如遇阴雨天可干施化肥,追肥总量每亩纯氮不超过15kg(折合尿素33kg);伏旱期,土壤干旱时,注意浇水抗旱。对生长过旺或通风不良的地块,可摘除老叶、黄叶或过多叶片,以增加结荚率,减少畸形荚。

7.2  及时搭架

四季豆开始抽蔓时,必须及时搭架引蔓,架成人字形,以利通风透光,促进开花结荚。引蔓上架,宜在下午进行,以免蔓茎含水多易折断。

8 病虫害防治

秋四季豆栽培,病害主要有锈病、炭疽病、根腐病、灰霉病、菌核病。虫害主要有豆荚螟、豆野螟。

8.1   病害防治: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

8.1.1  农业防治: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用45℃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种子量0.3%的福美双或多菌灵拌种。与非豆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能力,及时清除病叶、病荚或病株:采用高厢深沟栽培,排除积水,减轻病害流行。根腐病在病穴及四周撒石灰。摘除紧靠花、荚的叶片,以利喷药。

8.1.2  药剂防治

8.1.2.1  四季豆锈病  Bean rust

症状  四季豆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侵害叶片,严重时茎、蔓、叶柄及豆荚均可受害。叶片和茎蔓染病,初现不明显的褪绿小黄斑,直径0.5-2.5mm,后中央稍突起,逐渐扩大现出深黄色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粉红色粉末,即夏孢子。后在夏孢子堆或四周生紫褐色疱斑,即冬孢子堆。有时叶面和叶背可见略凸起的白色疱斑,即病菌锈子腔。寄主衰老后,叶片枯死。荚染病形成突出表皮疱斑,表皮破裂后,散出褐色孢子粉,即冬孢子堆和冬孢子,发病重的无法食用。

防治方法  在发病初期喷洒15%的勃蠕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0%的硫悬浮剂3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2000倍液,隔10-15天左右1次,连防1-2次。

8.1.2.2  四季豆炭疽病  Besn anthracnose

症状  叶、茎及荚受害。叶片发病始于叶背,叶脉初呈红褐色条斑,后变黑褐色或黑色,并扩展为多角形网状斑;叶柄和茎病斑凹陷龟裂,呈褐锈色细条形斑,病斑连台形成长条状;豆荚初现褐色小点,扩大后呈褐色至黑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斑,周缘稍隆起,四周常具红褐或紫色晕环,中间凹陷,湿度大时,溢出粉红色粘树物,内含大量分生孢子;种子染病,出现黄褐色的大小不等凹陷斑。

防治方法  炭疽病喷75%百菌清600倍液或50%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8.1.2.3  四季豆根腐病  Bean Fusariura loot--rot

症状  主要侵染根部或茎基邦,一般出苗7天后开始发病,3-4周进入发病高峰,下部叶变黄,病部产生褐色或黑色斑点,多由支根蔓延至主根,致整个根系腐烂或坏死。病株易拔出,纵剖病根.维管束呈红褐色,病情扩展后向茎部延伸,主根全部染病后,地上部茎叶萎蔫或枯死。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抱子。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淋50%的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液或50%氮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800倍液、53.8%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植株茎部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8.1.2.4  四季豆灰霉病  Bean gray mold

症状  茎、叶、花及荚均可染病。先在根颈部向上11-15(cm)处现出纹斑,周缘深褐色,中部淡榨色或浅黄色,干燥时病斑表皮破裂形成纤维状,湿度大时上生灰色霉层。有时病菌从茎蔓分枝处侵人,致病部形成凹陷水漫斑,后萎蔫。苗期子叶受害,呈水浸状变软下垂,后叶绿长出白灰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袍子。叶片染病,形成较大的轮纹斑,后期易破裂。荚果染病先侵染败落的花,后扩展到荚果,病斑初淡褐至褐色后软腐,表面生灰霉。

防治方法  定植后发现零星病叶即开始喷洒40%灰霉菌核净悬浮剂1200倍液或50%福·异菌(灭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8%百·乙霉威(灰霉立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或65%甲硫·霉威或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50%腐霉利·多菌灵(菜菌克)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防2-3次。

8.1.2.5  四季豆菌核病  Bean Sclerotinia blight

症状  该病多始于近地面茎基部或第一分枝的Y窝处,初呈水渍状,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皮层组织发干崩裂,呈纤维状。湿度大时,在茎的病组织中腔生鼠粪状黑色菌核;病部白色菌丝生长旺盛时,也长黑色菌核。蔓生菜豆从地表茎基部发病,致茎蔓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重点喷淋花器和老叶,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此外,还可用28%百·霉威(灰霉立克)可湿性粉剂lkg,混细土15kg,均匀撒于行间。

8.2   虫害防治

豆荚螟和豆野螟(学名、寄主等参见豇豆的豆荚螟和豆野螟)

危害特征  均以幼虫危害,1-2龄幼虫主要危害花,2龄后转害豆荚,4-5龄幼虫主要危害豆荚。高温潮湿豆野螟危害严重,高温干燥豆荚螟大发生。

防治方法:及时清除虫荚及幼虫,在豆地架设黑光灯,锈杀成虫。开花初期至盛花期用5%抑太保1500倍液,5%的锐劲特悬浮剂25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特杀螟30-40克兑水50公斤/667平方米,5.7%氟氯氰菊脂乳油1000倍液,5%高效氯氰菊脂(顺式氯氰菊脂)2000-3000倍液等喷蕾花、嫩荚,防治一次。

9 适时采收

秋四季豆从播种到采收约60天左右,采收期一般25天左右,采收时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