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省政协副主席孙国强率2016年全省第一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第八组代表到安龙县,现场观摩了大秦光伏农业科技扶贫项目、安庆菌农业科技公司食用菌产业扶贫项目、安龙县教育园区教育扶贫项目。
大秦光伏农业科技产业园是集“光伏发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食用菌及特色中药材种植、休闲采摘、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产业园,以大农业、大健康养生为目标,结合黔西南州国际山地旅游发展契机,在光伏小镇的孵化下,通过共商会和乡创会,进一步提升脱贫攻坚的能力,提升发展农业、旅游业和生产加工业的能力。
在现场,安龙县委书记钱正浩在汇报时说:
共担、共享,在共商的过程当中让干部和群众激发打赢脱贫攻坚仗,这一场战争的斗志和勇气,通过共识我们形成共同的作战方案,通过共建完成作战的计划,最后实现作战的目标,就是共担、共享,那么这一个思路和想法。
通过现场参观天珠胜境、蘑菇部落、灵芝大棚、百草幽谷、脱贫嬗变等展厅后,秦如培现场进行了点评。
因地制宜,典型的接二连三项目,是吧,也是一个绿色发展的项目,第二也是一个转型的典型,他原来搞房地产的,现在来搞这个东西,我们每个地方都有搞房地产的,搞很多煤矿,多有这样的企业家来转型,参与到这个扶贫攻坚,这个农业的接二连三,这个发展大有前途,第三一个符合国家政策,因为国家是鼓励转型升级。
在现场,孙国强也就大秦光伏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进行了点评。
又有工业,又有农业,接二连三,连三了大家看到它那儿实际上考虑是做一个餐厅,比如说以后吃灵芝,吃菇类,做点这个保健品什么的,然后大家看到这个模型,还有就是我们所说的旅游,那么光伏加大棚,这是一个创造。
安龙县出口食用菌农业示范园围绕“1户人家,两个大棚,两年时间,收入10万元钱”的“1210”精准扶贫目标,算好食用菌产业园的大棚成本帐、投入帐,村集体经济效益帐、老百姓种植食用菌的收入帐,给合全县实施的“老乡进城”计划,做好食用菌产业园的远景规划,让贫困户真正实现“入大棚,搬新家,建新城。”通过现场观摩和听取汇报后,秦如培指出,安龙县因地制宜,创新了企业与农民、村委会合作机制,深化了“三变”改革经验,以科技为支撑,为传统项目注入了新的生机,下步要考虑做好食用菌的深加工,更好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秦如培说:
这里的每一个大棚,都是老百姓的大棚、村委会的大棚,也是老百姓的大棚,所以他每一个菌包都是老百姓的,他是统一的给他菌包,统一的技术指导,统一的这种质量标准。
安龙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大投入,大整合,大公平,实现大教育,以教育扶贫解身体之困,解心智之困,解精神之困。在安龙县教育园区第五中学,秦如培、孙国强一行通过看宣传片和听讲解等方式,全面了解安龙县的教育扶贫情况。孙国强在现场进行了点评。
不是寄宿制这样的集中是不行的,那么这个寄宿为主了,实际上贫困学生的寄宿就更重要,这是第一个,大家学这个园区,看这个园区,不要把这个园区它看成是简单的把学校集中起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