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态化栽培基本技术要求
一、基本理念:重点从单纯提高生产力转为包括病虫防治(IPM)绿色防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农牧业生产副产物循环利用与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建设,精量施肥(测土配方施肥和专用肥技术)与有机肥应用技术,耕作和栽培措施改进,控制水土流失等,强化农业持续性。
二、基本要求:
(1)生产过程中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合成品;
(2)生产的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限量标准;
(3)生产活动过程对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应该有积极贡献;
(4)产地、产品需要认定、认证。
三、基本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情况
1、杀虫灯(包括交流电杀虫灯、蓄电池杀虫灯和太阳能杀虫灯。根据昆虫生理趋性,将灯光光波的波长设定在目标害虫最佳趋性范围内,对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甘蓝夜蛾、小菜蛾、棉铃虫、瓜绢螟、菜螟、烟青虫、叶蝉、黄条跳甲和蝼蛄等主要害虫均有诱杀效果,对趋光性强的小菜蛾、棉铃虫、银纹夜蛾、斜纹夜蛾、豆荚螟、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防效显著,虫口、落卵量减退率可达60 %。通过大量诱集的活虫所释放的性信息素进行性诱,并在灯管周围设置频振高压电网,触杀害虫成虫或致其昏迷后落入集虫袋内,达到高效诱虫的目的)
2、粘虫色板(根据害虫对色彩的正趋性诱捕害虫的一种简易装置。菜园粘虫板以黄色和蓝色为主,上附粘虫胶。粘虫板常与昆虫信息素(引诱剂、性诱剂)配合使用。在棚室内对烟粉虱、白粉虱、斑潜蝇、蓟马、蚜虫、韭蛆、黄曲条跳甲等害虫诱集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种群数量。粘虫板可与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配合使用。黄色粘虫板防治粉虱、斑潜蝇、蚜虫和黄曲条跳甲,蓝色粘虫板诱集蓟马。悬挂高度与植株高度一致或略高,每公顷保护地应悬挂600~800块色板,虫害重时增至900~1 000块)
3、防虫网(形似窗纱的新型农用覆盖材料,以物理阻隔的方式防虫保菜,常用规格有20、24、32、40、50目等,有白色、黑色、银灰色等不同颜色。防虫网可以控制甚至杜绝蚜虫、跳甲、菜青虫、小菜蛾、斑潜蝇、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发生和为害,管理得当防效可达95 %以上。通过阻隔蚜虫、烟粉虱等媒介昆虫,控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等蔬菜病害的传播,效果显著。20~32目较常用,可阻隔菜青虫、斜纹夜蛾等鳞翅目成虫,防烟粉虱、斑潜蝇等小型害虫应选用40~60目防虫网。应考虑蔬菜生长需求,如喜光蔬菜宜选用目数少的防虫网;合理选择颜色,需加强遮光可选深色的防虫网,驱避蚜虫可选银灰色防虫网)
4、植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指有效成分来源于植物体的农药,常用植物源农药包括印楝素、苦参碱、除虫菊素、苦皮藤素、蛇床子素等。植物源农药杀虫机理多样,包括触杀、胃毒、忌避、拒食、抑制生长和生育、干扰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方式,还具有杀菌抑菌、钝化病毒和促进植物生长等作用)
5、昆虫病毒杀虫剂(将昆虫病毒繁殖加工形成的杀虫剂称为昆虫病毒杀虫剂。目前,我国在蔬菜作物上登记应用的昆虫病毒杀虫剂包括杆状病毒科的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颗粒体病毒(GV)及其混剂。病毒一般是经昆虫取食进入体内,在中肠细胞、脂肪体细胞和血细胞等细胞内增殖,并不断感染健康细胞,直至昆虫死亡。一般一种病毒只感染一种害虫,如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只感染小菜蛾。病毒喷施后患病虫体可成为侵染源,当遇到适当条件后可造成病毒病流行,同时,病毒不伤害天敌,并能与天敌共同作用,长期控制害虫种群。蔬菜栽培常用病毒制剂多用于十字花科蔬菜害虫的防治,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甜核·苏云菌、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苜核·苏云菌主要防治甜菜夜蛾,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菜青虫颗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主要防治菜青虫,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主要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防治斜纹夜蛾。应用病毒杀虫剂防治应在害虫发生量较少时进行,以控制每年的第一代害虫为主,在1~2龄的幼虫期喷施病毒效果最好。喷药时应对防治目标的取食部位进行喷施,如防治小菜蛾时一定要喷洒蔬菜叶片的背面。害虫大爆发时,应将病毒杀虫剂与其他药剂混用,以提高速效性和防效,混用时应注意安全间隔期和毒性)
6、性诱剂(昆虫性信息素主要是通过释放雌性信息素大量诱杀雄蛾,破坏自然种群的正常雌雄性别比,或使雄蛾无法正确定位性成熟的雌蛾(迷向效应),干扰正常的交配活动,从而降低雌蛾的交配几率、落卵量及有效卵量,达到防治目的。我国蔬菜栽培中使用的性诱剂产品包括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豆荚螟、豆野螟、瓜绢螟、粘虫、棉铃虫、瓜实蝇性诱剂等。每种昆虫性信息素的配方和浓度不同,因此不会杀伤天敌。根据靶标害虫选择专用诱芯,适宜时机使用。一般在害虫开始羽化时使用。统一防治区面积应达到2 hm2以上,每667 m2放置诱捕器2~3个,防治飞行能力弱的害虫时增加单位面积的诱捕器数量,设置高度根据目标害虫的飞行高度确定,如斜纹夜蛾诱捕器一般放置在离地面1 m左右,小菜蛾诱捕器放在稍高于作物的位置。新诱芯应在较低温度的冰箱中密封保存;适时清理诱捕器中的死虫,使用水盆诱捕器时,要及时加水以维持一定的水面高度;诱芯有效期为25~45天,失效应及时更换。将性诱剂与粘虫色板、高效低毒农药等措施集成应用,组成害虫综合管理(IPM)体系)
7、集约化育苗(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是采用现代园艺设施和装备,以轻基质为栽培载体,综合利用现代园艺技术,批量化、标准化生产销售蔬菜种苗,市场化运作的一项先进蔬菜生产技术。现阶段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的主要模式有穴盘基质育苗和营养泥炭块育苗。穴盘基质和营养泥炭块育苗在出苗率、成苗率、壮苗率方面均显著高于营养土育苗,定植后缓苗期短,可提早成熟5~7天,增产10 %以上。穴盘基质育苗与营养土育苗相比,用种量可减少10 %,苗期减少用药1~2次,单位面积育苗量增加1倍以上,温室和能源利用率成倍增加,提高适时供苗能力,节本增效作用突出。集约化育苗在抵抗气象灾害和预防蔬菜重大病害方面优势突出。集约化育苗隔绝病菌、线虫等病原物,通过苗期严防蚜虫等媒介昆虫,阻断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从源头上解决病毒病、根结线虫病等重大病害的防控难题。针对某些为害严重的土传病,采取高抗或免疫的砧木嫁接培育的嫁接苗,可以控制土传病的危害。南方以塑料单大棚或连栋大棚作为集约化育苗的主要设施。塑料大棚冬季育苗应多层覆盖,增强保温;连栋大棚配备水帘、遮阳网、换气扇等;育苗基质要求持水孔隙度大于60 %,pH值5.5~7.0,电导率(EC值)0.1~0.2 mS·cm-1,含苗期所需缓释肥;灌溉水的pH值介于5.5~8.4;配备手持式针式播种机等半自动设备,有条件的可选配自动化、连续化精量播种设备。种子播前进行温汤浸种或药剂消毒处理;穴盘重复使用前用2 %的漂白粉浸泡30分钟;苗期穴盘不应接触土壤;一般使用20~30目银灰色防虫网和诱虫板防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病区须使用50目防虫网严防烟粉虱;幼苗出圃前施用1次广谱性杀菌剂预防病害;露地移栽的十字花科幼苗在移栽前3~5天可用300 g·L-1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悬浮剂1 500~3 000倍液进行苗床淋溶,每平方米苗床淋施2~4 L(或保证每株幼苗的药量不少于2 mg有效成分),预防虫害。播种后在苗盘上覆盖白色农膜保湿,温度保持发芽适宜温度,保持昼夜温差5~10 ℃,出苗后及时揭膜;子叶期适当控制水分,降低夜温,充分见光,防止徒长;成苗期降低基质湿度和空气温度,采用干湿交替方法进行苗期水分管理;炼苗应适当降低温度2~3 ℃,保持基质在半干燥状态)
8、膜下滴灌(膜下滴灌是利用水泵、水塔等形成压力,通过作物栽培区域安装的滴头或滴灌管带,以滴水或缓慢细流的方式,湿润作物根区土壤,同时注入肥料和农药,并通过铺盖地膜提高地温、降低蒸发量,是定向并定量灌溉、水肥耦合和环境优化技术三位一体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节水50 %以上,同时,可避免肥料淋溶,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节肥20 %以上,省工50 %以上。膜下滴灌比漫灌降低空气湿度,植株发病晚,病害轻,农药用量小。滴灌后棚室内的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可比沟灌高2~3 ℃。滴灌利于保持土壤疏松、孔隙适中,为蔬菜生长提供良好的空气、水分和土壤环境,能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安装要求平整土地,起垄栽培,输水管带铺设好后,通水试验,不漏水,水压适宜、稳定,滴灌正常后再覆盖地膜,适时适量灌水。分析水质,根据水质选择抗堵塞的滴头;定期清洗、检查过滤器等关键设备,如发现滤网破烂或者管带破裂,及时更换;定期检查,一旦发生堵塞,应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处理。水肥一体化应选择溶于水后不产生沉淀的可溶性肥料,如符合标准的尿素、硫酸铵、硫酸钾、氯化钾等,磷肥一般采用磷酸二氢钾等可溶性肥料,微量元素肥料不能与磷肥同时使用,以免形成不溶性磷酸盐沉淀,堵塞滴头。施肥结束后,应用清水冲洗系统)
9、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是通过覆盖农膜或网膜结合应用,减轻雨水冲击、降低菜地湿度和避免强光暴晒的一种栽培模式。一是避雨栽培能起到避免暴雨冲击、降湿避涝、遮光降温、保持土壤含水量和避免土壤干旱板结等作用,改善菜田小气候,优化生长环境。二是高产优质、节本增收。避雨育苗成苗率提高,节种增效;避雨栽培可显著减轻蔬菜病害,据全国农技中心试验,番茄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相比,番茄晚疫病和病毒病发病率均降低20个百分点以上,增产17 %,减少农药使用,蔬菜安全质量水平提高,菜农节本增收30 %。夏秋季播种后在地表覆盖遮阳网防暴雨冲刷,出苗后搭小拱棚覆盖棚膜、遮阳网避雨遮阳。也可在大中棚上覆盖棚膜、遮阳网避雨遮阳,留顶膜避雨,四周通风,全封闭覆盖防虫网防虫。二是适时管理。避雨育苗在出苗后应及时揭除地面覆盖的遮阳网,改为棚上覆盖,定植前几天揭去遮阳网炼苗。下雨前应及时覆盖棚膜,防止雨水进入棚内;雨后要及时揭开棚膜通风降温。傍晚、早上和阴天要揭开遮阳网透光,阳光强时要盖上遮阳网遮阳降温。覆盖物应压实扎紧,防大风掀起;合理选择耐热、抗病品种;深沟高畦栽培,务必疏通沟渠,防雨水倒灌;高温干旱时应用喷滴灌科学灌溉;合理设置设施高度,防止植株顶膜)
10、清园深耕(蔬菜收获后,病菌附在蔬菜残枝上散落田间,进入土壤,成为下茬蔬菜的浸染源,彻底清除田间残枝,减少再次侵染。深耕是通过深翻耕层,利用自然因素如低温、太阳紫外线等杀死部分土传病菌。淸园要求每茬蔬菜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残枝败叶,易感根系病害的蔬菜要清除残根。深耕要求收获后深耕40厘米,破坏病菌的生存环境。夏季换茬间隙,深耕灌水覆膜进行高温消毒,土层10厘米处最高温度达70℃,可杀死大量病菌)
11、合理轮作(通过合理轮作,提高作物本身的抗逆能力,同时使浅藏在地里的病源物经过一定时间后大量减少或丧失侵染能力。蔬菜与蔬菜之间的轮作,要根据病源物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确定同类蔬菜种植的间隔时间,也可以按计划安排与葱蒜类蔬菜轮、间、套作,如大葱根圈能产生抗菌微生物,对病菌起到抑制作用,有效阻止病源菌的繁殖。蔬菜与其它作物之间的轮作,如蔬菜与水稻之间的水、旱轮作,是河谷区有效地病从害防治方法)
12、生物肥料(指利用生物技术制造的、对作物具有特定肥效(或有肥效又有刺激作用)的生物制剂,其有效成分可以是特定的活生物体、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等,这种生物体既可以是微生物,也可以是动、植物组织和细胞。主要包括生物有机肥料(农牧业废弃物经有益微生物发酵、加工成的有机肥料)、秸秆腐熟剂和畜禽粪便、微生物接种剂(用已知的有益微生物经液体发酵生产而成的液体活菌制品,或菌液经无菌载体吸附而成的固体活菌制品)、光合细菌肥料( 主要用于拌种和叶面喷施)、复合微生物肥料(第一种是微生物接种剂与有机物料、无机肥料混合后造粒;第二种是微生物接种剂与有机肥料混合造粒然后与化肥复合肥混合包装;第三种是在有机无机复合肥的包装中附加一袋微生物接种剂,在田间施用前,将接种剂与有机无机复合肥混合)、乳酸菌有机肥等。主要作用:增进土壤肥力、制造和协助农作物吸收营养、增强植物抗病和抗旱能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提高作物品质)
13、高厢覆膜滴灌栽培(将滴灌节水技术与覆膜种植技术集成创新开发的高厢覆膜营养液滴灌栽培技术,为有效改良土壤。与普通滴灌技术相比,高厢覆膜营养液滴灌栽培技术为根系生长提供了一个与周围土壤隔绝的环境,通过对滴灌技术参数的合理设置,可大大减少棵间蒸发量,抑制盐分上移,有效淋洗盐分,降低返盐程度,为作物主根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盐环境,而且节省肥料,降低环境污染。与常规土壤栽培相比,节肥、节水、增产效果明显。该技术在贵州还需进一步探索技术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