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农业园区建设成果涌现新突破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013年以来,大方县始终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园区引领、合作社组织、农民参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确保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目前,该县围绕“5个10万”工程 (10万亩蔬菜、10万亩中药材、10万亩经果林、10万亩优质牧草、10万头肉牛) 进行打造,以辣椒、食用菌、生猪、猕猴桃、中药材等特色主导产业,融合休闲旅游观光等元素,规划建设现代高效农业园区37个,其中省级重点园区9个,市级园区2个,县级园区2个,乡级精品农业园区24个,农业园区核心示范面积达5.62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4.85万亩。

高起点规划,彰显农业园区特色。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结合各区域的生态特性、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主导产业等,通过聘请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沃田公司、北京国农鑫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专业团队对9个省级农业园区进行规划设计,规划做到园区主导产业突出、发展定位准确,产业融合度高。如,把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打造成集专利品种种植、精深加工及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园区。

高规格定位,打造农业园区精品。一是注重与加工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工业化致富农民、产业化提升农业战略,以加工企业原材料供应为主,引导工业园区、农业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姻,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雪榕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等一批“二产融合”农业园区。组织周边及相邻市县农户、专业合作社等为雪榕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区提供木屑、米糠、玉米芯等食用菌生产原料。二是注重与城镇建设相融合。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与特色小城镇联动配套建设,既提升小城镇的生态特色,又满足城镇化发展对农产品的供给需求,着力打造辣椒(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城园融合”农业园区。例如, 辣椒(中药材)产业示范园区为当地小城镇农家乐、乡村旅馆提供辣椒产品、豆制品、天麻酒等农产品累计0.095万吨,创收7600万元。三是注重与旅游业发展相融合。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融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元素,把乡村旅游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凤山果蔬产业示范园区、世外桃源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等一批“游园融合”农业园区。例如:世外桃源休闲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共接待游客15.65万人次,创收1252.8万元。

高标准建设,夯实农业园区基础。一是多元化培育农业园区经营主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上海雪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蓝雁集团、北京华麟合众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作为农业园区建设的主体,积极培育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参与园区建设,“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初步形成。目前,入驻园区龙头企业12家,专业合作社85家,累计投入资金17.36亿元;园区直接带动9500名农民就近就地务工转移就业,使农民变成工人,辐射带动园区周边4.5万农户发展特色主导产业。二是规模化推进农业园区土地流转。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组建了乡镇农村土地管理服务中心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规范程序,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把土地流转到园区经营主体,农民获得土地租金、股金和薪金。目前全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流转面积达5.3万亩。三是标准化建设农业园区基础设施。通过园区主体投入,整合水利、交通、农牧、扶贫、烟草等项目配套建设,大力实施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配套工程。目前,全县37个农业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11.6亿元,建成园区内主干道172公里,机耕道450千米,设施大棚728个53.6万平方米,插地大棚5496个183 万平方米,输水沟渠管道583.5千米,综合用房10762平方米,园区内供电能力达14348千伏安,供水能力达30772立方米,农机具2493台,农机总动力19858千瓦。

高强度推进,构建和谐农业园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县农牧、扶贫、水利、交通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业园区建设领导小组继续深入开展工作,从规划设计、政策扶持、技术保障等方面高位统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二是强化科技支撑。聘请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贵州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权威专家作为该县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技术顾问,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指导。同时,结合“万名农技人员服务基层”“千名干部包千村”“科技人员领办创办农业项目”等,派出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到农业园区加强技术指导服务,提升农业园区科技运用转化率。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制定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目标考核责任书,明确了农业园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落实责任,并成立了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督查组,定期对农业园区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督查,确保农业园区建设阶段任务按时间节点全面完成。四是强化和谐共建。积极探索建立和谐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会,由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所在村委组织群众通过劳务输出、土地入股等方式共同参与农业园区建设,既有效解决了农业园区经营主体与周边群众的矛盾纠纷,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又带动园区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全县乡乡镇镇建设农业园区,以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以“5个10万”工程为主基调,调减玉米种植,发展中药材、蔬菜、经果林、优质牧草、安格斯肉牛等经济作物和畜牧业,推动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入新台阶。(大方县农牧局 彭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