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瓢井魔芋产业示范园区 坚持发展魔芋产业 脱贫增收成效显著

瓢井镇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8.8℃,最低气温-5.2℃,年平均气温11.2℃,无霜期276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225小时;海拔920-1600米,年平均年降雨量1000-1200mm,水资源总量152.25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117.52亿m3,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210m3 ,森林覆盖率高达65%以上,地下岩石以石灰岩类为主,地表土壤以硅质黄壤、紫色土为主,是种植魔芋的绝佳地带。

自2015年以来,该乡魔芋产业发展到2100亩,覆盖油沙村、中洞村、小洞村等,以贵州大方芦笙妹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组建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共4个,带动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参与种植,共带动贫困农户300户760人。

瓢井魔芋产业园区主要做法:一是政府引导和推动。政府制定了《瓢井镇千亩魔芋种植基地规划(2015-2018)》,组织实施魔芋建设项目,建成魔芋基地、魔芋组培研究实验室、魔芋加工车间等;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园区以芦笙妹公司为龙头,免费提供魔芋种子、种植技术、保底价格回收(签订保底合同,1.5元/斤)等,带动合作社发展,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或土地入股、或直接发动农户种植的方式,把组织农户起来,让农户直接参与到魔芋产业链上来,带动贫困农户300户,解决就业800余人,其中公司固定工人30余人。三是宣传发动。魔芋产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农技人员通过“新时代讲习所”,积极引进北京、四川等地魔芋种植专家开展讲习实践活动,在农家院坝开板凳会议、田间地头搞现场培训、集中组织培训等形式,开展魔芋产业发展专题培训50余期,累计培训人数4300余人次。四是落实好魔芋一二三产业链的融合。通过多方的努力,合作社、农户发展了2100亩魔芋基地,保证原料供应;公司建立了加工厂房,每天可加工魔芋10吨左右,生产魔芋丝结、可可克、苗家魔法、魔芋素食等8个有机农产品;企业通过自己的营销平台直接走货,线上、线下同时销售,销往重庆、湖南、广东等全国各地。

取得效益:园区发展魔芋基地2100亩,通过组织专家测产,亩产1800-2000公斤,当前市场价5元/公斤,每亩收益9400-10000元,魔芋基地可为农户创收近2037万元。

今年,瓢井魔芋产业园区的增收,当地老百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农户钱包鼓起来了,脸上笑容绽放,走起路来精气神高涨,贫困户脱贫将如期而至。(大方县农牧局 彭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