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宿乡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海拔在800-2100米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雨1200毫米,主要集中在5-9月,降雨785毫米,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河谷的影响,夏秋两季雨量较为充沛,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300天,年均日照时数1800小时,年总辐射86.2千卡/cm2,属于亚热带温凉湿润的季风气候,四季特征分明,冬暖夏凉,自然条件佳,森林覆盖率高达70%,是避暑休闲度假的旅游度假胜地,更是冬荪种植的最佳地。
该乡辖十个自然村,其中冬荪产业覆盖4个村,分别是龙山村、云峰村、麻岭村、峻岭村,共20万平方米。冬荪种植合作社共4个,带动贫困农户共108户524人。
星宿冬荪园区采取两种高效合作模式发展冬荪产业,一是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贫困户将自己的土地、荒山流转给专业合作社,按照土地300元/亩/年、荒山50元/亩/年,贫困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按照每天70元务工费计算得到收入;二是采取每户贫困农户以13080元的扶贫资金作为入股合作社的股金,合作社带动贫困农户一起发展,按照“1+3+6”模式进行分红,其中村集体经济占10%、合作社占30%、贫困农户占60%,贫困农户在合作社务工,按照每天70元务工费计算。这两种模式不仅提高贫困农户的收入,也让贫困农户掌握了冬荪种植的技术,为后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园区为了让冬荪产业发展的更好,引进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等作为技术支撑合作单位,现在主要采取枯枝落叶来进行发酵的模式,既对生态环境无破坏,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到冬荪种植产业中来,星宿乡利用十万农民技能培训的平台,组织冬荪技术培训3期,培训人数600人次,让更多的农户掌握冬荪种植的技术。
冬荪产业在星宿乡的发展可谓是蒸蒸日上,今后主要采用“三变”改革模式,利用“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一起发展。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内覆盖十个村,带动当地百姓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大方县农牧局 彭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