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县五措并举 推动产业脱贫

一、政府重视、群众支持

为了更好发挥产业脱贫,我县出台了《关于鼓励贫困家庭饲养优质肉牛脱贫致富的公告》(方府公告〔2016〕18号)、《关于鼓励贫困家庭种植中药材脱贫致富的公告》(方府公告〔2016〕19号)、《关于鼓励贫困家庭种植蔬菜脱贫致富的公告》(方府公告〔2016〕20号)、《大方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贫困家庭饲养优质肉牛脱贫致富的补充公告》(方府公告〔2017〕5号)、《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方县2016年度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林草结合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方府公告〔2017〕38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举全县之力发展优势产业。与此同时,产业脱贫之路全县上下已形成共识,已成为广大贫困家庭的迫切要求,我县群众发展蔬菜、辣椒、生态畜牧业、中药材、精品水果等优势产业的热情高涨,目前已经带动47个贫困村成功出列,6259户24241人贫困户如期脱贫。

二、抢抓机遇,产业扶贫取得明显成效

依托恒大帮扶发展蔬菜、肉牛、中药材和经果林等特色产业,为每个贫困户配备至少两个产业项目,引进上下游龙头企业27家,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帮扶模式,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

一是通过与中禾恒瑞(贵州)分公司达成发展纯种安格斯种牛产业20年合作协议,中禾恒瑞公司每年投入肉牛产业发展基金2000万元,计划引进1万头纯种安格斯种母牛,可使农民每年通过种植牧草增加收入7300万元,建立了母牛供应、技能培训、饲养、收购、加工、销售等产业化体系,形成了贫困户“买牛不愁钱,养牛没风险,产牛有奖励,卖牛有保障”的一条龙肉牛产业精准扶贫模式。二是引进地利集团等蔬菜龙头企业建设蔬菜核心区、示范区1万亩,标准化蔬菜种植基地5万亩,引进山东寿光市三元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对恒大援建1万栋蔬菜大棚及后期露天蔬菜基地统一育苗、统一种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物资供应、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并在大方县投资建设包装材料厂及蔬菜深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大方蔬菜发展,打造大方高品质绿色、有机蔬菜基地,三是引进深圳一力集团等制药龙头企业,启动4个中药材核心区种植,带动周边群众种植中药材2万亩以上。

三、探索“三变”改革模式,助力产业扶贫

结合县情实际,在稳步探索农村“三变”的实践中,探索“三变”+恒大结对帮扶模式、“三变”+特色产业模式、“三变”+板块经济模式、“三变”+村集体经济模式、“三变”+乡村旅游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大方特点的“三变”改革引领农业产业发展,助力贫困农户增收。目前,全县通过“三变”模式成立了457个专业合作社,吸纳入股资金达2亿元,引导9140名农民变为股东,带动2万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四、培育壮大新型经营组织,强化产业发展支撑

一是注重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目前,全县发展农业龙头企业2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21家;发展专业合作社886个。二是注重规范土地流转。全县共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2.46万亩,参与农户达12348户,规模经营面积10000亩。

五、运用金融杠杆,推进产业扶贫

恒大集团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贫融资性担保公司,由恒大集团出资1亿元,设立恒大大方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为贫困户及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互助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提供贷款担保,可撬动产业扶贫贷款资金10亿元;大方县政府与县内各金融机构签订了银政合作协议,投入2000万元建立大方县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与恒大产业扶贫贷款担保基金同步配套运营,鼓励金融机构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惠农贷、特惠贷”等金融政策。目前,已扶持75个肉牛养殖、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发放担保贷款3亿元,6578户贫困农户受益。同时,恒大集团捐赠3亿元设立了“恒大大方贫困家庭创业基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直接奖励给创业户,帮助3万人脱贫致富。(大方县农牧局  彭忠勇)